别让“想当然的排行榜”沦为另类“黑公关”
2018-10-28 07:11:10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
别让“想当然的排行榜”沦为另类“黑公关”

乔志峰

近日,新华社发文揭秘自媒体“黑公关”:有企业要给上百家自媒体交保护费,单价从每年5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。“不交钱,就可能被黑”,自媒体“黑公关”让一些企业闻之色变。一些自媒体靠“黑公关”获取高额利益,有的一年能收数千万元“保护费”。

别让“想当然的排行榜”沦为另类“黑公关”

其实,只要是经常上网的网友,对某些不正常现象想必早有察觉——某些自媒体账号及其豢养的水军,说黑谁就黑谁,一哄而上、无所不用其极。可一旦媒体真正揭开盖子,相信很多人还是忍不住会震惊,想不到“黑公关”竟如此之黑,且如此贪婪。

“黑公关”的惯用伎俩,归根结底是两记板斧:乖乖给钱交“保护费”,就说你好;不给钱,就炒作你的负面信息,甚至不惜造谣污蔑搅混水,直至你屈服为止。近些年微博、微信等新兴交流工具快速发展,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、沟通交流的同时,也难免泥沙俱下,催生了不少问题。网络所带来的便捷性和隐蔽性,为某些人钻空子提供了最佳途径。新华社揭批“黑公关”,可谓是切中时弊,扒下了某些自媒体的画皮,同时也让“黑公关”这一隐蔽敛财之道暴露在阳光之下。

“黑公关”之黑,令人叹为观止。而最近同样引发较大争议的,还有胡润百富榜。今年的榜单发布后,已经有多个上榜者对此提出异议,有人甚至在微博直言,胡润百富榜像是“抽风榜”。特别是某位企业家捐出拥有的期权,用于成立个人公益信托基金,支持环境保护、医疗健康、教育发展和公益生态的善举,竟然被解读为“套现”,将其列入《2018胡润套现企业家30强》,扣上一顶“2018套现大王”的大帽子,更是引发舆论反弹和对榜单的疑虑——这种榜单,到底意欲何为?是哗众取宠,还是另有图谋?

从1999年开始,胡润每年都会发布中国富豪的财富排名榜单,而从一开始,争议便如影随形、从未停息,特别是其排名的依据和客观性、准确性、专业性尤其是社会价值更是备受质疑。至今传为笑谈的是,2011年胡润研究院与中海地产联合发布《2011胡润山东地区财富报告》,将原本是男性的韩汇如定性成“山东省唯一上榜女富豪”。媒体联系胡润经纪人,其表示韩汇如是女性的信息,是胡润调研团队从上市公司公布的材料中获得的,“我们应该是笔误,这名字听着很像女孩名。”“胡润先生本人并没有亲自去见这些富豪,我们只是被错误信息误导了,麻烦你们给予改正。”而面对质疑,胡润本人曾表示:“我们只能确保60%至70%的准确性。”连男女都没搞清楚,这样的榜单有多少可信度,简直是“逗你玩”嘛。至于“60%至70%的准确性”,谁又真能保证?不过是“想当然”罢了。

别让“想当然的排行榜”沦为另类“黑公关”

近年来,各类“排行榜”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,你方唱罢我登场,除了财富排行榜,还有什么大学排行榜、消费者最喜爱的XX排行榜等等。这其中,有多少是客观公正的、具有权威性的?而不少榜单不断曝出的花钱买榜、花钱撤名,更是业内公认的操作手段。有些当事人自己也承认,在榜单制作过程中,不时会受到富豪们的邀请,或者是直接送物送钱。如此这般炮制、勾兑出的“排行榜”,哪有一点客观公正和权威性,又哪有一点存在的必要?这样的操作手法和敛财手段,跟“黑公关”简直异曲同工、如出一辙。

我们常说,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法治社会里,没有任何领域可以游离于法治之外。不管是“黑公关”还是“黑榜单”,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都要拿出规范、治理的力度来。某些“排行榜”的运作模式是否合法?盈利方式是否存在灰色甚至黑色地带?是否存在违规、违法操作?都应当彻底查一查。千万别让“想当然的排行榜”拉大旗作虎皮,沦为另类“黑公关”。

别让“想当然的排行榜”沦为另类“黑公关”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